中美高等教育合作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 工作研讨会顺利举办
3月31日,中美高等教育合作暨《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工作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顺利召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安延、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美大处处长尤佳、江苏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贺兴初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主任张靖主持。
安延副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1年来为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及民间教育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项目表现出顽强的韧性和生命力。在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和驻美使领馆的大力支持下,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美国州立大学与学院协会、中美高校成立四方联动共管机制为学生在美国平安留学保驾护航。希望各项目院校能够继续以此项目为纽带,保持中美教育合作交流不断线,并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基础,以点带面,促进高校国际化全面发展。
尤佳处长在致辞中表示,《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是中美高校开展合作的重要机制性平台之一,为两国联合人才培养提供了成功的实践范例。当前我们正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妥务实推进中美高校间的交流尤其重要。要坚持对美教育交流不断线,鼓励多主体、多模式、多领域合作,同时坚持筑牢底线意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
贺兴初处长对《中美人才培养计划》在江苏省开展情况以及下一阶段工作思路和举措进行了介绍。他表示,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是高等教育涉外办学的重要形式,是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高校对外合作交流的重要抓手。作为首批加入《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的省份之一,江苏于2017年试点单招成班方式开展成建制联合培养,取得良好成效;并于2021年将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纳入高校综合考核。下一阶段江苏将继续引导推动项目高校注重提质增效、加强规范管理、坚持公益原则,完善试点单招项目备案管理机制,努力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中教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前任主任、现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院长印凯在会上发言,感谢过去6年来他在任期间各院校的支持与厚爱。他表示,研修学院作为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直属单位,致力于提升高校师生国际化发展能力。同时,他希望各高校继续支持121项目,并祝愿项目有更好的发展。
张靖主任就《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21年工作情况和2022年工作计划进行了报告,他提出“提质创新,做好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是未来5年的工作重点。项目将在做好实验班前提下,完善预备课程、平安留学、升学指导、专业规划、职业规划等全方位服务。
江苏大学校长颜晓红教授、华侨大学副校长曾路教授、兰州财经大学副校长胡凯教授、贵州大学国际处处长洪云教授、常熟理工学院中美学院院长蔡蔚、苏州城市学院121项目协调员陈灿等校领导和参会代表分别进行主题发言,分享各校执行项目的成效和经验,并对未来项目的发展提出思考和建议。
颜晓红教授发言的主题为:协同管理,强化保障,推进中美人才培养项目高质量运行,他强调,《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为江苏大学培养了众多具有国际素质的高水平人才,并在稳固国际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进程中起到推动作用。
曾路教授在从“如何看待疫情中的中美121项目:面对现实,更要面向未来”的角度,介绍了项目四方共管,携手抗疫,帮助学生度过难关。虽然项目学生交流人数遭遇滑坡,但项目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提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挑战,应当坚定信念、信心和决心,以创新思维应对变化。
胡凯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要坚持合作理念,更全方位、更宽领域、更多层次推进121项目创新发展,他强调,《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有充分理由坚持对外开放,在促进高校管理国际化等方面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蔡蔚院长从后疫情时期中美省州大学合作交流的探索与思考的角度进行主题发言,她分享了通过《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学校在学生交流、师资交流、科研合作及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强调项目在中美省州人文交流方面起到的重要桥梁作用,希望未来更多院校可以参与其中并获益。
洪云教授就学校“十四五规划”国际化发展需求展开交流,学校希望通过《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平台,可以打造一支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和和一批与国际化接轨的精品课程,从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
陈灿老师从一线工作人员的角度,介绍了《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招生,学生管理和学生派出三个方面的工作经验。学校制定制定政策,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与境外高校合作,坚持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参与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增强对外交流信心,巩固交流成果。
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83所高校代表及江苏、贵州、山西3个省教育厅及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代表约18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