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鲍尔州立大学2013年毕业生单元良

    很多时候,我们当下行为的意义体现在之后的回顾。荀子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西哲克尔凯郭尔也说过:“生活只有在事后才能被理解。”因此,我在电脑前写下这篇文章回顾我在美国两年半的学习经历,在给自己记录的同时也希望给后来者一定的参考。
    白驹过隙,2010年8月15日在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我与彼时尚不熟识的同学们,憧憬着20多个小时后在另一个半球的学习生活的早晨还恍如昨日。正如主流社会学对文化冲击的研究,我在美国的学习生活亦经历了五个阶段。蜜月期,冲击期,调整期,隔离期与适应期。
    接下来的部分是对我两年半克服文化冲击的粗略记述,仅供读者参考,主要的经验有两点,一是学好英语,再怎么强调英语的重要性都不为过,在以下的内容中我还会提及;另一个是入乡随俗,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若是赶时间,亦可略过。
    “蜜月期”始于到达美国之时。在二十多小时的国际航班之后,已是黄昏,机场外尚不熟悉的星条旗在薄暮晚风中舒展,纵是睡意沉沉我亦知道一段憧憬已久的生活即将开始,彼时我与同学都坐在校车上,大部分人都因为劳累而睡去,我坐在靠窗的位子,颇为兴奋,看着窗外一切飞驰而去,想着之前在教科书以及维基百科上的描述,广袤的平原,通达的州际高速公路,以及远处可见轮廓木质的美式楼房,虽然高楼大厦没有想象中的多,不减我兴趣分毫。将近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我们来到了鲍尔州立大学,美国同学们非常热情地帮助我们提行李并办理入住手续。在我被分配到房间之后,简单收拾打理,便睡去了。第二天上午带我们在校园里领取材料并对学校进行简单介绍的是美国同学Yoder 。不少同学还带上了单反,希望记录眼前新奇的一切。
“蜜月期”差不多结束于开学左右,校园里不再人影寥寥,返校的美国同学一时将我们才刚刚适应的校园改变,食堂,教室,甚至宿舍。虽然我早就做好了“我是来学习而不是旅游”的心理准备,一时间还是无所适从。“冲击期”就此开始,生活,学习上的习惯不同,作为文化差异的表征,时刻在提醒我生活在另一个国家。由于每周同家人视频一次,思乡的情绪从来没有让我感到抑郁或孤独。不过另一种可能是,每日面对来自新环境和新事物的冲击太多,使我完全没有时间去想家。此时,我才意识到,文化差异连同语言障碍将会是贯穿我适应美国生活的两条主线。在美国的学习与生活是否能够得心应手,与个人的英语水平息息相关,而日常衣食住行方面则更多因人而异。衣着方面大多数美国同学也并没有中国同学们穿得光鲜,对于如我这般着装低调的人算是如鱼得水;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的饮食问题并没有使我困扰,因为我对吃喝没有太具体要求,也不觉得不习惯美国的食物;例如大多数中国同学不喜欢的奶酪,对我来说并不是太大的挑战。
    最大的挑战来自我的美国室友Zach,同住一间宿舍,更是使得我对迎面而来的文化冲击无法回避。 或许是文化差异,相比起成绩高低,普通美国大学生更在意大大小小的party和have fun,这一点对于所有抱有“到美国就要好好学习”的同学或多或少会有冲击。在不断的冲击下,时间过得很快,2010年的秋末冬初,美国中西部已落下皑皑白雪,Zach邀请我去他家里与他过生日,老实说,时至今日,第一次在Zach家的短住很难算得上是愉快的经历,近距离的体验真正的美国人家的生活让我多少有些无所适从。北美的住宅区安静而美丽,但我却觉得自己格格不入,更要命的是我不知道来到这个安静却让我无所适从的社区或是在学校宿舍里对着电脑度过整个周末哪一个更加糟糕一些。
    按照学校的安排,我还需要上一个学期的语言课程,但我打算看看自己实力如何,于是报了一次托福,结果得到了96分,达到了开始上学术课程的标准。在第一个上学术课的学期,我大概缓慢地进入了“调整期”,但让我困扰的是,似乎无论我怎么调整,情况也并没有任何改变,教室食堂宿舍,单调的三点一线,我和朋友视频的时候开玩笑说我这是“被清心寡欲”了。虽然当时左支右绌,但我也算是按步就班地把绝大部分的事做完,因此第一个学期最终得到了3.75的GPA。“调整期”十分漫长,在2011年春季结束的时候,我和几个朋友在校外租公寓住,水电房租网费,事事都必须自己操心。而另一个不得不说的情况是,美国90%甚至更高比例的地方都是郊区(suburban)式的生活方式,具体体现在如果向美国人问某城市的距离,他们都会以每小时/车程作为单位来回答,因此没有车,在炎炎夏日半小时一班公交车的情况下,生活极其不便。在两个炎热的夏季学期之间,与同住的同学相处也是一个颇具考验的事,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的不同并不比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少多少。夏季结束后我有搬回了学校,仅仅是为了节省通勤的时间。随着专业课渐渐变难,随便上一门物理数学拿个easy A的日子越来越少,而通宵做作业的情况却越来越多。
    重压之下,“隔离期”也就很快到来了。为了保持一个较高的GPA,我很多时候都选择待在图书馆将作业写完,再回宿舍。顺便说一句,一个关于美国图书馆的美好之处就是,你永远不需要担心占座的情况。此时除了集体作业需要同其他同学打交道,我基本上没有时间参与任何社交活动。第二年感恩节时,我又受Zach的邀请来到他的家里,相比起第一次的不适应,这一次要自在得多,大体上也反映了我对美国的整个适应过程。不过每个人的情况有不同,就我个人而言,两年半的时光匆匆,差不多到了最后一个学期,才真正进入适应期,彻底地习惯了美国的生活。
    最后要澄清一个迷思,即来到美国就能够使一个人的英语全方位,自动地变得更好。任何一个抱着实事求是态度的留学生,都会对这样想当然的论断一笑了之。是谓西谚云“自然不会跳跃”(Natura non facitsaltus) ,同样,出国学习这一行为并不会自动地让一个人学业更加出众。不幸的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潜意识认同这样天真而肤浅的想法。殊不知另一个时间,另一个地点的可能性,总是充满了遥不可及的诱惑。而回头看,所有一切,学业以及其他成就,都建立在个人的积累与努力以及家庭的支持上。
    此刻我在家乡昆明,中国的西南部,山川起伏,四季如春,想起一个半球以外,我生活了两年半的地方,美国的中西部,平原辽阔,四季分明。 想起将近三年前,我在领馆拿到了签证的时候,对于未来的想象与后来的实际各种不同,没有如我想象地那般过于美好,也没有坏到哪里去;弹指间的两年半,是了解自己,了解家庭,了解文化的历程。想起这些,越发庆幸通过1+2+1项目去到美国进行学习。在美国的时间里,对于我远说不上让人歆羡但悲喜自持的生活,我没有任何抱怨。更多细节诉诸语言或会流于琐碎,总而言之,我受益良多。
    其他值得一提的事有,2012年春季学期我被经济系的菲利普•寇艾娄教授(Prof. Philip Coelho)  聘为研究助理,进行论文和数据整理。同时作为音频编辑参与了学校校歌音乐视频的拍摄与制作,在2012年秋季学期作为迎新视频对所有大一新生进行了播放。2012年夏季作为摄像参加了学校夏季电影《Empty Space》的拍摄,目前正在进行后期制作,计划于2013年秋季发行DVD。在美学习专业课程的6个学期中5次获得院长名单(Dean’s List)表彰。在结束美国的学习时,最终GPA为3.690。

穿着白族服装与同学出席校晚宴

纽约旅游的照片

与准参加毕业典礼的美国同学Ryan合影

接受院Dean’s list)并与院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