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梅森大2011年毕业生学韩斯晔

 

韩斯晔,苏州大学金融专业学生,2008年8月16日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金融专业学习,在美学习成绩优异,2010年5月27日回到中国。2011年6月22日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八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获得中美大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11年度优秀毕业生将,并已被美国伦敦大学学院管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录取。

        听很多人说去美国读大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参加了《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两年美国的学习生活,让我感到,两年前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兴许是现在国内信息开放度很高,从前对美国的了解与现在相比,总体上没有很大的差异,但对美国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美国这样一个自由开放多元化的国度,教会了我很多。不仅仅是完成了出国的梦想,更为将来的人生规划铺了一条路,有点坎坷,回忆起来,却带着丝丝甜意。

        和大部分去乔治梅森的学生,有些不同的是,我没有参加英语培训课程,也就少了一些与异国学生一起的快乐时光。为了弥补“适应期”这样一门“课程”,和其他中国学生一样参加了很多教会组织的活动。野外的英语角,去美国人家里做客,建立友好家庭,感恩节的大餐等等。在美国第一学期16个学分的课程,让我只能挤时间去参加这些课外活动。这个阶段,周围的环境让我感到对这个学校对这个城市非常陌生。记得第一次去超市,和很多学妹一样,跟着学姐,看、听是最多的。对美国人来讲,我们这一群刚来美国的学生穿着非常异样,在超市边的一家麦当劳门前,一个身材高大的黑人,啃着汉堡,死死的盯着我们这些“奇怪的动物”,心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这是在现实世界里,对美国黑人的第一印象。几天后,我的室友来了,是一个纯种非洲血统的美国黑人。与她的相处,让我对黑人这个概念有了新的定义。这个黑人室友长的很娇小,和大部分黑人不一样的是,她很干净,不懒惰,性格热情开朗,常常给我介绍她们的家庭故乡,也时常拉着我去参加一些她们圈子的活动,还邀请我去她们家里。她读书又极其认真,一丝不苟,常常在自习室里呆到凌晨3点才回来。她比我高2届,我和她是一个学院的。那时候去上课,我总是独自去独自回来,和一起去的中国学生的步伐不一样,很多事都是一个人摸索着,听教授上课也是一知半解,室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把她的经验坦诚相告,不止经验,还有一些只有高年级学生才有的窍门,起初还抱怨自己不能和一起的中国学生分到同一个房间,之后想来,黑人室友这些宝贵的指点,可遇不可求。

        在美国也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没在家乡过年。没有假期,大年夜还要上课,上完课回来匆匆的准备饭菜,叫了一起的中国学生热闹了一晚,春节期间,也被教中国文学的一个中国教授邀请到家里,和很多他的学生吃了顿年夜饭,到了这个时候,总算有些过年的气氛,看着CCTV,吃着零食,谈笑风生,也就排解了一些思乡的情绪,仿佛回到了中国。
初到美国,最迫不及待的就是想到处去玩玩看看。华盛顿的名胜古迹展现出美国的大气,四月的樱花节流露出美国的秀美,万圣节家家户户门前的南瓜预示着美国的丰收。记得第一个哥伦布节,也就是去美国的一个月后,我们就到了纽约,纽约是一个老的国际大都市,贫富差距特别严重,富裕的区域与贫困的区域。建筑环境卫生截然不同。很多美剧里出现的纽约街景也许就在身边一晃而过,既真实又虚幻。

         美国是一个让人感到轻松的国家,对于任何想法,美国人都很欢迎你说出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显得简单有条理。氛围轻松但学习丝毫不放松。专业课的学习会格外忙碌。哪怕是一门很基础或者说和专业课无关紧要的课程,也要花费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没有混学历这种说法,平时作业、论文、演讲、课堂测验,期末考试等等,任何一门课都可能涉及到,期末成绩也不是只看最后一次考试,所以一次侥幸考的很好或是一次状态不好考的很差不能说明什么,补救的机会随时都有,教授不会让学生丧失信心,总是给予希望,只要肯努力,重视这门课的学生,总会有一些加分。但如果要拿到完美的成绩,便一次失误也不能有。美国学校对优秀的要求很高,不是随随便便一次考试拿90分就行的,优秀是综合考虑学生学习这门课程而定的,所花的功夫绝对与所拿到的成绩成正比,投机取巧更是不可能。如果要想学好,远比国内的高中学习辛苦,任务繁重。另外,美国的学生,很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想法就要大声说出来,才会赢来众人的掌声。和国内的大学相比,美国教育有深厚的根底,教学严谨,质量很高,同时制度上也优于中国大学。除了自己的努力,团队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专业课中经常有五六个人一组去完成一个项目,写报告与成果展示都需要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里,教授完全不会插手,靠自觉和与同学的协调能力。在这样的团队工作里,也能交到不少美国朋友,也更贴近美国人的生活。并不是所有白人做起事情来都是兢兢业业,也并不是所有印度人或是黑人都很懒惰。有些课上会提到美国对各国文化的兼容,在团队合作的项目里,能更深更具体地体会到这一点。大多数这类项目是以演讲的形式结尾,并不是单纯的完成任务,而是要在台上把这个项目解释给大家,目的是让观众明白,于是要结合肢体语言去演讲,用眼神与观众交流,而不是站在台上背书。台下的观众也会认真的听别人的演讲,不管讲的好或是不好。与国内大学不同的是,美国是学生选教授,不喜欢这个教授的上课风格可以取消他的课,所以会出现有些课堂坐满了人,而有些课堂的学生寥寥无几。同样,有些老师幽默风趣,而有些老师刻板古怪。

        也许是因为美国人认为个人独有的想法观点很宝贵,不免有时候有些张扬,然而这些张扬也是有特点的张扬,介于这点,中国学生有时会认为美国学生某些想法有些幼稚,尽管如此,美国学生却比中国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我想,一个主要的原因是,美国人一边学习一边工作,有很强的独立性。在他们心中,读大学不工作,很不可思议。哪怕学习再忙,也会挤出时间去工作,渴望去实现社会价值。也许是因为宗教信仰,做义工也成为美国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虽然美国人的生活让人感觉风风火火,但是作为一个异乡人,去美国学习,总是需要静下心来。不能走一步看一步,要制定好适合自己的计划,犹如人生的规划,有大方向的同时,也同样需要细致到特殊的人或事。这个世界未来是怎样的并不确定,但是跟着自己两年以来的觉悟走,前面的路自然就清晰了。参加121项目是一次人生的历练,也为以后再次出国深造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秋教会活动去主办方家里

2008年秋纽约旅行

2008年秋友好家庭

2009年春假奥兰多旅行

在Mason学生宿舍生日121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