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洛伊大学2004年毕业生郁春兰

 

郁春兰,苏州大学法学专业学生,2001814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一批赴美国特洛伊大学金融专业学习,在美方学习平均成绩3.70200362回到中国。2004616获得苏州大学和美国特洛伊大学双学士学位,并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首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现已返回美国特洛伊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

  在美第一个学期对我来说是最艰苦的。因为语言的关系,我从来没有那么不自信过。 我感到很孤独,我渴望朋友,中国朋友当然易处,轻松,舒服,但又怕“扎上堆”后,有违留学的初衷,不得已在生活中与之保持合理距离。美国朋友,由于一开始听力和口语都不成,无法去了解别人和让别人了解我,再加上社会体制、环境、文化差异(当时我们去时,当地中国人很少,有也碰不到,一切只有靠自己摸索),真得很难,经常误解别人,也不时被人误解,弄得人家很尴尬,自己心理压力也大。当时与我同住一幢宿舍楼的美国女孩大都1819岁的样子,语言上我和她们有差距,其他方面她们和我有距离,为了迎合她们,而让我放弃自己的原则,观点,我办不到,所以难找共同点。她们和我聊天,觉得是在抽时间赔我练英语,而不是为了想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交我这个朋友(有种不平等,自我价值失落的感觉)。但我始终相信方向是对的,或许所选择的生活圈子有问题。这种意识在圣诞节期间更进一步的被我自己肯定了。

  2001年圣诞节,我被一位相识不到两周的美国朋友邀请回家,我们年纪相仿,一见如故,她和她的家人及亲戚们是那么的真诚,友善,让我这个回不了家的异乡人倍感温暖。

  我在第二个学期搬入了国际留学生宿舍,我的两个舍友,一个来自瑞典,另一个来自土耳其,她们的年纪比我大,在美国又都待了四,五年,英语口语、听力、人生阅历都比我丰富,而我的书本知识、学习能力、意志独立和自律等方面胜过她们,所以我们能互相尊重,平等相交。每天和她们聊天,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而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很快。通过她们又认识了许多其他国际学生做朋友,经常一起玩游戏,PARTY。当时学习任务也不重,所以每周还有几天能在一个美国学生组织活动,打开了自己的圈子,这一学期过得很有意义。

  2002年暑假我参加了一次旅游,我们先后到了华盛顿、纽约、波斯顿,收获不小。在以后的一年里,只要有大块的时间,就到美国其它的州市走走,不投亲靠友,不参加旅行社,挺累的,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确实学到很多。

  同样在一个餐厅里用餐,一年半以前,我是一个人坐在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自卑和孤独。现在无论是赶时间,一个人吃饭,还是和朋友一起,我只觉得独立、自信。

  这两年我学会了:

  面对知识:有容乃大,对我来说,学习,朋友和旅行是三种有效而互补的获取知识的途径。

  面对生活:把伤疤当酒窝,用减法原则来解决问题。

  面对朋友:以诚待人,换位思考,以求同存异的原则来结交各国朋友。

  美方大学给学生的自由度较大,教师上课时间较少,一门课一周大约3小时,在中国大约6 小时。我的很多同学都是边修课,边在银行相关部门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美方大学注重学生能力,美方一学期每门课有4-5次考试,每次考试在最后的期末总评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不以一考定成败,美方的做法有他的合理性。

  在美国大学,也有一些老师不是教授,助理教授,甚至自己连硕士学位都没有,但他们在自己所在的领域里,有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实践知识很丰富。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专业课,课本内容学生自己看,老师课上讲的是自己的经验和最新动态。

在美国特洛伊大学校旗前
 

获得苏州大学和美国特洛伊大学学士学位证书(2004616

 

郁春兰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首届学生毕业典礼” 上代表首届20

名毕业生发言(2004616

郁春兰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04年学生出国前培训上介绍赴美学习体会,并给学生和家长咨询(2004813

郁春兰返回美国特洛伊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2007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