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洛伊大学2006年毕业生庄劲草

 

庄劲草,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2003815赴美国特洛伊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学习,在美方学习平均成绩3.582005718回到中国。2006621获得苏州大学和美国特洛伊大学双学士学位,并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届毕业典礼”上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言。现在花旗集团(世界500强)花旗软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工作。

由于刚到美方大学后我没有考过托福,要求500分,我只考了430分左右,无法立即上专业课,于是读了一学期的语言并最终以520分的成绩通过。其实后来发现这一学期还是很有必要的,它给了我一个缓冲和适应的时间,那些一来就考过托福的同学(很多也是刚刚达线)第一学期的专业课成绩都不太理想。不过在我看来这一学期应该是最辛苦也是压力最大的,由于我也经常向老师问问题,讨论功课,自己感觉英语的口语和听力在这一阶段有了飞速的提高,上课已经基本没什么障碍了。最后毕业时一共修了62个学分,GPA3.58

    教学方法,通过在美国大学两年的学习,我觉得美国大学的教学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和自我表达能力的培养,老师经常会给学生自己操作的机会,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以致用的思想使得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知识,与中国的“应试教育”相比,学生虽然“并不太会考试”,但他们的考试成绩却往往更能反映出其实际的能力,通过我的观察,美国大学生通常并不太会,或者说是没有习惯为了考试而“复习”,他们在课堂上很认真(课堂纪律在我看来要强于国内),课后作业一般也都很准时认真的完成,但考前确很少有像中国学生那样“抱佛脚”的。以我为例,在微分方程(Differential Equation)这门课上,我虽然考试和最后成绩总评在班上名列前茅,但短短一个月之后,再与当时同班的美国同学交流,发觉他还能说的头头是道,而我却已忘的差不多了。现在想来,当时他每堂课都认认真真的记笔记,并完成布置的作业,我则只是在考前的一堂课去用心把握老师所给的“信息”,通宵的针对复习。最后虽然在成绩上相差无几,或者说我经常还能稍稍领先,但就实际掌握,记忆牢固,灵活运用等方面来说,我无疑是大大的落后了。在教学方法上,美国老师很注重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提倡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提出问题,解决自己的疑惑。而在中国,老师认为学生应在课后提问,不主张学生在课堂上提问,打断老师教学。我想这一点可能与课堂上的学生人数有关。中国大学的一堂课上一般至少要有四五十人,现实不允许老师采用美国式的互动,否则过于频繁的打断会破坏老师讲课的连贯性,适得其反。因此就这一点上美国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授课讲师,从任课教师的学历层次,美国大学清一色的博士似乎又要稍稍领先一筹,这与美国政府每年花在教育上的巨大投入是密不可分的,在美国,教授非但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其相对于其他行业的薪水也很可观,不过换个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能就凭这点断定中国大学的老师不如美方,中国大量的学生往往使得中老师要比美老师经受更多的锻炼,从而在教学经验上更加丰富。在教材的选择与课程内容上,美国大学相对中国大学来说比较自由,教材完全由授课的老师自行挑选,因此一般都会选用那位老师最熟悉并且也是最新版的书籍,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经常更换以适应时代发展,课程内容则是以大纲为限,不过实际上主要还是掌握在授课老师的手中。考试方法我想是美国大学与中国大学最大的不同,在中国一般每门课只在学期末考一次并以那次的成绩作为这门课总成绩,而美方大学在考试方式与次数上则相对灵活许多(都由授课老师决定),一般会考3-4次,并综合你的出勤和作业等来给出这门课的总成绩。这样不但能督促学生跟着老师的进度学习,偶然性也小了许多。

教学设备,高昂的学费自然也要辅以先进的教学设备才说的过去。当然,没有这些教学设备,美国大学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也成了一纸空谈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大学中,教授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选择哪个教授的课是每个学生在学期初都要三思,再三思的事情。简单的说,美国大学在教学上更灵活。实际上,虽然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上要稍稍次于国内,但在大多方面还是有不小的优势的。

庄劲草在“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届学生毕业典礼” 上代表毕业生发言(2006621
 

去美国特洛伊大学霍金斯博士家做客

和我的美国大学导师

和我的美国室友

在美国特洛伊大学高尔夫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