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乔治·梅森大学2012年毕业范军
范军,河南大学金融学专业,2009年8月16日赴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学习,在美学习成绩优异,2011年7月7日回国。2012年6月20日在 “《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第九届学生毕业典礼”上获得中美大学学士学位,同时获得《1+2+1中美人才培养计划》2012年度优秀毕业生奖。2012年秋季赴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物流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7月份的时候,我结束了为期两年的美国留学生活,回到国内。在抵达北京国际机场的时候,心中不免产生一些感慨。真的是时光荏苒啊。犹记得两年前,也是差不多同样的时间,同一个机场,我正不舍地跟家人离别,怀着满心的期待踏上了这条美国留学之路。说满心期待其实有点美化的意味,我不得不坦言,在激动的同时,对未知生活,学习的担忧占据我当时复杂情绪的很大一块。我的英语够好了吗?能听得懂老师讲课吗?不是听说美国存在很严重的种族歧视吗,是真的吗?我能不能跟我的美国同学们相处融洽呢?吃的住的都能习惯吗?这一系列以前都不曾考虑过的问题在这个时候一下子都蹦了出来。瞧着周围与我同去的很多同学一边抹着泪一边与家人分别,我突然也有点彷徨。但回头想想,既然决定是自己做的,那硬着头皮也只能上了。记得刚到美国的那段时间,我经常早上起来才意识到我现在可是躺在美国的床上啊,那个我以前老在电视上看到的美国啊。真的有点做梦的感觉。两年之后,我回来了。两年前的犹豫,彷徨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份从容,一份自信。这两年的美国生活让我成长了很多,所有我想借着这个机会可以好好总结总结。
  生活篇
  一下飞机,走出华盛顿机场的第一步,相信很多同学都跟我一样,是很激动的。以前脑海中的无数遐想现在一下有了一个实体。激动归激动,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这里生活。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将生活篇放在第一来叙述。
  出机场之后,我们在梅森的项目老师王丹的带领下上了学校的大巴车,前往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在学校附近。没有直接住在学校是因为当时学校还没有开学,而且我们有一周的适应课程要上,这个我会在后面再说。第二天,我们终于来到了期盼的乔治梅森大学参观。大巴在绵延的林间小路上徘徊了许久,正当我们奇怪这是哪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到了。我当时挺惊讶的,我们的学校竟然就座落在这片森林中。我当时的感觉那真的很像森林,但现在看来学校其实就是被大片的天然树木所围绕。这种风格绝对是在国内学校所无法见到的。到处都是风景,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驻足欣赏,无论是林间小路上,湖边,大片草坪上,甚至是公路两边。校园内的松鼠多得出奇,他们也不怕人,有些时候他们挡在路中间我们还要给他们让路。我还在校园里见过小浣熊,甚至是野鹿。
梅森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像个体校,因为学校里有两个大型室内体育馆,所有的健身器械一应俱全,包括三片室内篮球馆,两个室内游泳池,还有排球馆,壁球馆什么的。我的寝室楼下就有一个小的健身房和一个室内篮球场。这里是我平时业余时间来的最多的地方。有时学习学累了,就晚上来这里锻炼锻炼,也算是一种放松。说到寝室,这里的住宿条件也是相当不错的。在每个学期的期末,你可以在学校网上挑选你下学期的宿舍楼,根据价格的不同条件也会有所不同。但基本的配置是一样的,有单人间也有双人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我当时选的是一个双人间,进出寝室楼是要刷学生证的,所以安全也是有保障的。每层楼会有一个小自习室,和两个休息室,有电视。我的室友是一个美国人,比我高一年级。人非常好相处,在语言上给过我不少帮助,偶尔拜托他帮我改改作文什么的,他都非常热情。
  另外大家可能比较关心的就是餐饮和医疗。学校有两个主要的吃饭场所,一个是自助餐式的“食堂”,另一个是在学校主楼的一楼有一个food court,这里是几个独立的窗口,有快餐和中国菜。但你不能指望这里的中国菜有多么好,还是需要适应吃西餐──汉堡薯条什么的。医疗方面,学校有医务室,可以做一些应急和简单治疗。另外我们办的有医疗保险,万一有什么意外情况,它可以帮我们付大部分的费用,虽然我一次也没有用到。整体来说,这里的生活条件及环境都是相当不错的。在适应之后应该不会遇到太多困难。
  学习篇
  谈完生活之后来说说学习,这也是我来这里的主要任务。在刚到学校的时候,还没有开学。我们有为期一周的适应课程,所谓适应课程就是给你一个缓冲期,由美国老师给我们上课,给我们一个适应美语的机会,同时也对学校生活有一个大概了解,最后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给那些没有通过托福考试的同学一些辅导,为开学的之后的语言考试做好准备。这一周也是我几乎全盘否定我之前的英语学习的一周,因为我发现我真的很难听懂他在说什么。但我知道这很正常,我需要的只是耐心和时间。开学之后我们参加了语言考试,大家被分到不同级别的班级进行语言学习。我用了两个学期的时间在这里提升自己的语言。这段时间里,我收获了很多。从开始什么都听不懂,完全不敢开口,到后来可以顺畅的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这是一个痛苦与欣喜并存的过程。我当时的那个班主任给了我很多鼓励和帮助。她交给了我一些很实用的东西,比如英文的写作格式,正规的英语语法等等。另一个我提高英语的有效办法是跟美国朋友多交流。这方界面,我室友是我最要感激的人。我们毕竟在一起呆的时间最长,有什么不会的他都很乐意教我。我口语比较差,每次想说话感觉都是在造句子,满脑子想的都是语法,表达非常不顺畅。我室友就告诉我你说话的时候不要去考虑太多语法,就用最简单,最直接的词语,句式去表达,时态错误什么的别太在意,只要别人能理解你的大概意思就行了,没有人会因为你的语法错误而笑话你的,因为大家知道你是国际学生,英语不是你的母语。听他这么一说,我的胆子就变大了许多,主动说话的次说也越来越多。当我不再刻意纠正语法而主要集中在语义表达上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语感在慢慢提升,语法也自然有所提高。
在进入正规的专业课学习之后,对英语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且这个时候不再是学习英语,英语成为了最基本的学习工具,我是要用英语去学习专业知识的。但有了之前的过度,转入专业课的这个过程我并没有遇到太多困难。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因为毕竟是无法完全听懂教授上课的所有内容,所以预习和复习就尤为重要。它让我能够跟上教授的思路,我知道我们在探讨什么。另外我想提到的是,这里的教授们大多都非常热心,他们很乐意随时回答你的任何问题,哪怕是上课的时候你也可以随时打断他来提出问题。这种交互式的授课方式非常特别。说实话,美国的课业负担还是比较重的,我经常有很多论文需要写,下了不少功夫,更重要的是积极跟教授交流,让他们知道我是很用心的。最终我收获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
  旅游篇
  关于旅游,我不想说的太多,毕竟这个还是要大家来亲自体验。我记得第一次旅游是王丹老师组织我们去华盛顿特区还有纽约。我们参观了白宫,国会山,林肯纪念堂,时代广场,华尔街等,非常过瘾。而之后的出行就都是我跟一些朋友自己规划的了。我前前后后去了费城,芝加哥,奥兰多,洛杉矶,圣地亚哥,盐湖城,黄石公园,甚至还坐游轮去了巴拿马群岛。每一次都是一段令人难忘的旅程。
  我一直认为在美国的这两年,学习仅仅是一个方面,到不同的地方去领略不一样的文化是一个必要的经历。在国内的时候没出过远门,大小事也都有父母打点。所以在出去旅游之前我也怀疑过自己可以完成这所有的事吗,包括订机票,订宾馆,自驾游的时候还要租车,规划自己的行程,所有的细节都要考虑。但当我真正亲自去一项一项准备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可以,这些事没有想象中的这么难,这无形中就提高了我的自信心,让我的思想和行为变的更加成熟。我深刻地认识到为什么大家总说经历是人的一种财富。当我走出去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是我不曾见过的,还有这么多是我需要学习的,但也有这么多是我可以做到的。
  总结起来,这两年的时间感觉非常的短暂。这是辛苦的两年,是充实的两年,是愉快的两年,也是收获的两年。我学好了,也玩好了。我非常庆幸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我走出来了,所以我成长了。
纽约时代广场
与Mason铜像的合影
在我的校园乔治·梅森
在斯坦福大学校园的留念
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正门